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講述了世間一切諸惡毒害以及人的各種病痛、佈畏、恐懼,其實人生何止以上所列的痛苦?佛經稱此界為「娑婆」世界。「娑婆」是梵文saha的音譯,意思是「堪忍」,即是說:此世界充滿痛苦。《妙法蓮華經》說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」。我們從經文的啓示中,總結世間有三苦、八苦:
三苦
1.「苦苦」:眾生帶業投生於娑婆世界之中,身、心都是苦本。身體經過生、老、病、死四個階段。在心理方面,人的起心動念有三性:善、惡、無記。作善、惡等業就會遭受應得報應。作惡時不會想到後果,到受報時才會覺得痛苦。「苦苦」的第一個苦屬於「內苦」,即眾生自己的身心,第二個苦是「外苦」,指一切外境的逼迫,例如旱災、風災、火災、地震、戰爭所帶來的痛苦。
如果從三界和六道的觀點分析,「苦苦」是身受逆境的痛苦,指六道中的人道、阿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所受的痛苦,是屬於「欲界」苦。
2.「壞苦」:指當快樂境界變壞時所產生的痛苦。人處於順境時覺得安樂,但當樂境轉壞時,所謂「樂極生悲」,心內會引起痛苦的感受,例如:富有的人習慣了奢侈的享受,一旦破產,變成窮人,一切往昔的享受頓時消失,還要遭受貧窮的生活,會覺得非常難過;又例如:事業失敗、情場失戀、賭場喪本,皆屬於「壞苦」。世間任何樂事都是短暫的,當樂境消失時,苦境就現前。
從三界的角度來說:「壞苦」指「六欲天」和「色界」四禪天人所受的苦。天界的眾生平日福樂隨身、衣食自然,是十分快樂的。其壽命以萬年計算,比人間的福樂超出萬萬倍,但當福報享盡之時,也要墮落受苦。
3.「行苦」:世間環境遷流不息,世事無常,快樂亦是短暫的,會隨時變化的,這種遷流變化的現象,令人難以適應,屬於「行苦」。
從三界的觀點講:「行苦」指「無色界」四空天眾生所受的苦。四空天是「空無邊處天」、「識無邊處天」、「無所有處天」、「非想非非想天」。那裡的天人定力特強,能壓服妄心,可以維持八萬四千大劫而妄念不動,但到最後一劫,定力衰退,妄心漸起,壽滿定盡之後,妄念遷流不息,死後又將會墮落其他五道之中了。
八苦
當人帶著宿業投生之時,即注定要遭受老、病、死及種種痛苦。佛經說人生八苦是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求不得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五蘊熾盛苦。
1.「生苦」:身體是由「投生」而成的,當眾生的識神投生在母胎之中,擠迫不淨,有如身處血污池,猶如牢獄。到了嬰兒出生時,細嫩的皮膚受到外來冷風和衣服等物的接觸,像被刀割一般,對嬰兒來說就是「生苦」。母親懷胎時要經歷身心變化,分娩時所感受的痛楚,亦是「生苦」。
2.「老苦」:從少年至壯年,最後至老年,精力漸漸衰退,身體功能開始退化,甚至變壞,所謂到老時雞皮鶴髮,舉步龍鍾,智力和記憶力都衰退,這就是老苦。
3.「病苦」:所有娑婆世界的眾生,都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和合體。四大稍有不調,即產生疾病。大多數人都曾感受過病之痛苦,所以不作詳解了。
4.「死苦」:眾生有因疾病壽終而死,亦有遇惡緣或遭災難而死。人到死時,很快就會隨業受報,轉輪六道之中,心中十分惶恐驚慌,所謂「一旦無常到,方知夢裡人,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死的痛苦,是無人能夠倖免的。
5.「求不得苦」:世人一生營營役役,大多數是為追求名利,但是名利的求,未必事事都能稱心如意。人生在世,欲念無窮,永無止境;無論多富有,地位多高,必定也有求不到之事物,使你產生煩惱,造成一種痛苦。
6.「愛別離苦」:世上的父母、兄弟姊妹、朋友、夫妻、兒女皆因前生有緣,而今生相聚在一起;到了緣盡,大家就要分散,所謂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」,分散之時,心中的悲傷是非常難受的。
7.「怨憎會苦」:世間上互相憎怨的人,由於因緣和合,偏偏相聚在一起,不是相罵就是相打,例如夫妻不和、兄弟姊妹不睦、朋友相鬥,帶來無量煩惱。這種苦處跟「愛別離苦」恰恰相反;「愛別離苦」是你最親愛的人偏要跟你分離,「怨憎會苦」是你不喜歡的人偏要和你相聚一處。
8.「五蘊熾盛苦」:「五蘊」是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。「色」指身體,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指思想行為。凡夫往往將念念生滅的識神當作「自我」,一時生惡念,一時生善念或不善不惡念,執著「自我」為實在體,於是一切思想行為皆從維護「自我」出發,不惜損害別人,成就自己。這種「人我」的自私分別心,像一團火,愈燒愈猛烈。一切煩惱就是從「執我」而起,故名「五蘊熾盛苦」。
佛教說「苦」,並非消極厭世,而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存在,瞭解苦的原因,積極去面對苦的挑戰,經歷苦的磨練,將苦難看成是生活的考驗,然後用適當的方法去改善祛除,以達到一個圓滿快樂的人生。這就是四聖諦:苦、集、滅、道的哲理。